第169章 仁德之君,乱世里的一道光(求订阅_英灵召唤:只有我知道的历史
笔趣阁 > 英灵召唤: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> 第169章 仁德之君,乱世里的一道光(求订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9章 仁德之君,乱世里的一道光(求订阅

  第169章仁德之君,乱世里的一道光(求订阅)

  契灵之书上。

  文字缓缓浮现。

  出现了这样几个选择。

  选择一:【那一年,你拜见汉人将军,扪虱倾谈惊四座,持螯下酒话当年,你的才华被将军赏识,他欲赐你车马,拜高官督护,请与俱南。然而你犹豫再三,还是放弃了这大好的机会,因为你看透了将军的本质,如果追随他,只能成为他的爪牙,无法实现你的一腔抱负。】

  选择二:【你是氐人之子,却自幼酷爱汉文化,常年的文化熏陶,让你脱去了戎狄的思考方式。你渐渐思考,这个混乱永无休止的乱世,该如何停止?登上大位后,你对所有臣子肝胆相照,你坚信,你以诚待人,必被以诚相待,可事实证明,你错了。】

  选择三:【你是将军长子,自幼勇武过人,长大后,你参与平定义军和反贼的动乱,随后迁居江东,与当地豪族名士交友,渐渐传出名声,大家都说你勇武过人,如同霸王在世……】

  选择四:【你出生在一个没落地主家中,父亲早死,成年后,你参加农民起义,跟随义军首领先后攻陷长安、洛阳等地,称霸天下,可你却看出义军不过一盘散沙,军心涣散,难成大事,便投降朝廷,成了左金吾卫大将军,此后屡建战功,权势日盛,成为最大的节度使,你下一步便是行那司马家之事……】

  成为宗师后的第一次模拟,并没有出现很多选项,依旧只有四个。

  转念一想,倒也正常。

  毕竟别人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选项,是因为契约的仅仅只是分身之类,宗师之后再进行模拟,肯定被很多英灵垂青。

  但苏澈不同,他契约的英灵数量有些太多了。

  即便突破到了宗师境界。

  选择他的依旧只有四个。

  苏澈认真看着这四个选择。

  第一个选择,扪虱倾谈惊四座,持螯下酒话当年?

  这么风骚的场景。

  应该是那位名字里带猛的猛人。

  王猛!

  这位老兄是个文武全才,那年头的猛人,大多有这样的特征,能文能武,国之重器。

  他可比作两位古人,一位是姜太公,一位是诸葛亮。

  不过。

  他所效劳的,却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氐族政权——前秦,而不是正朔王朝东晋。

  原因也很简单,王猛出身寒门,没有家族根基,而东晋则是门阀士族集团的天下。

  像王猛这样有才能的寒门之人,在东晋只能依附于桓氏、王氏、谢氏、司马氏这样的门阀集团,依靠这些集团的赏拔,成为他们的爪牙。

  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,大展宏图,实现一腔抱负,根本不可能。

  选择中所描述的将军,正是桓温将军。

  王猛凭借自己的才华,得到了他的赏识,但桓温这样养寇自重,以门阀世家利益为最优先的人,王猛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这大好前途,以及那触手可及的荣华富贵。

  此外,关于王猛最有名的计策,便是“金刀计”,这一计策更是号称千古第一阴谋。

  奈何他的君主是个圣人,虽然是个戎狄,却是被汉儒文化给彻底洗脑了,也不知道那些知识需要辩证来用。

  哪怕这金刀计已经成功实施了,君主却大方的原谅了对方,他相信自己以诚待人,便会被被人以诚相待,可这样的天真想法,显然错了,大错特错。

  不过,如果不是这样的君主,也不可能无条件信任王猛。

  王猛不断升迁,从一名白丁,到位列三公,权倾天下,仅仅只用了五年时间。

  另外,为了加强皇权,进行中央集权,王猛得罪了无数权贵。

  可他的君主却选择无条件信任王猛,甚至处死了挑事的权贵,为王猛壮声势。

  这样的君主,是每个臣子梦寐以求的存在。

  唯一可惜的是,这位君主不仅对待王猛如此,对待其他人才,同样是这样……

  苏澈摇了摇头,再次看向第二个选项。

  他不由得一愣。

  嗯??

  这也行?

  这是故意的吗?

  这第二个选项,是第一个选项王猛的君主,苻坚!

  这位老兄虽是戎狄,却是乱世里的一道光。

  在他的治下,百姓安居乐业,算是这个时代唯一的“治世”。

  不过。

  他虽然是一个好君主,但并不是一个好将军。

  当王猛死后,他亲征东晋,直接上演了三个著名的成语,一个是“投鞭断流”,一个是“草木皆兵”,还有一个叫“风声鹤唳”。

  这几个成语,将苻坚在淝水之战前的豪迈、在战斗中的惊慌和失败之后的狼狈,描述得玲离尽致,将其直接定为一个冒失、胆怯和庸劣的人。

  但实际上,在五胡十六国、以及魏晋南北朝,这段无比混乱,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中,苻坚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英明君主了。

  即便是苏澈,对这个时代的了解,依旧是知之甚少。

  不过,对于这段时间的名人,他还是知道一些的。

  比如刘裕,比如王猛,比如苻坚……

  苻坚之所以失败,就是因为他过于的仁义。

  他笃信儒家德治,不断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,把忠孝恩信理念渗透到“仁义德治”的治国之术中。

  甚至对自己的敌人也是如此。

  不论是对待投降者还是战败者。

  都免罪封官,比如前燕的慕容氏家族,比如投降的羌族姚氏家族。

  苻坚都对其一视同仁的重用。

  即便王猛屡次劝谏,苻坚依然不为所动,坚持以信义为重,但是这些举动无异于玩火自焚。

  小人畏威不畏德,苻坚对这些人的一味宽纵,不仅没有换来他们的忠心,反而,在淝水之战后,这些人立刻群起而叛之。

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位君主算是被儒家的那些学说给忽悠傻了。

  作为胡人的他,只知道儒家学说,却不知道,作为一个帝王,需要“儒法并用,以霸王道杂之。”

  如果在一个盛世的话,这样的君主,多半算是开明圣君。

  但可惜的是,他处于的时间是最乱的乱世,在这样的时代,用这样的治国方式,根本无法成就大业……

  一个最混乱最血腥的时代,出现一个最圣明最仁慈的君主。

  从某种角度来说,这算是历史所开的一个玩笑了。

  随后。

  苏澈看向了第三个选择。

  描述中说,如同霸王在世,江东霸王?这不是孙策,还能是谁?

  这位同样有意思。

  如果孙策还在的话,那东吴根本不可能是所谓的“江东鼠辈”,只可惜他英年早逝,仅仅二十六岁便一命呜呼。

  孙策不死的话,或许三国这段的历史故事,就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,这天下最终的结局,可能会换一个了。

  关于他的死亡原因,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团。

  有人说是因为他杀了于吉,导致被刺杀而亡。

  也有人说是他风头太盛,木秀于林风必摧之。

 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,孙策的死亡,可以说是非常遗憾的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。

  苏澈模拟孙策的话,是否也会二十六岁,便一命呜呼呢?

  如果直接死了,那苏澈能做的事情就太少了!

  苏澈摇了摇头,再次看向最后一个选择。

  第四个选项……

  这位兄弟,是一个造反起家的猛人。

  先是跟随义军首领起义,结果看到起义军并没有什么前途,根本就是一团散沙,于是果断投靠朝廷,混了个金吾卫大将军,随后屡建战功,成为节度使,一方豪强,最后成了皇帝。

  这位应该是跟随黄巢起义,后来混入节度使势力中,此后挟制唐昭宗,进爵梁王,杀死大批宦官,尽揽重权的朱温!

  此后他又在滑州白马驿滥杀以裴枢为首的朝臣,酿成“白马驿之祸”。

  最后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,不久杀之,又立李柷为帝。

  四年后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,建立新王朝,国号梁,史称后梁。

  这位是个狠人,但结局却没那么好,他最后被自己的儿子朱友珪杀死。

  而朱友珪同样被手下杀死,可谓是天道循环,报应不爽了。

  苏澈看着这四个选择,不由得皱起了眉头。

  仔细一看,竟然都是乱世……

  第一个选择和第二个选择,是无比混乱的五胡十六国。

  第三个是混乱的三国。

  第四个则是混乱的五代十国。

  苏澈认真看着这几个选择,不免犹豫了起来。

  如何选择?

  第一个,这位王猛虽然是个猛人,但他一人之力能做到的事情,终究是有限的,想这混乱的世道里扫清寰宇,即便是苏澈也没这个自信。

  毕竟君主是乱世圣人,哪怕金刀计成功了,也没成功,又能如何?

  所以,第一个直接排除掉。

  因为第二个是他的君主苻坚。

  与其选择第一个,还不如直接选择第二个呢。

  第一个排除掉,苏澈只需要在剩下的三个中做出选择。

  小霸王孙策,太短命了,很可能会发生意外,直接一命呜呼,所以这个也排除掉。

  也就是说,要么选择第二个,要么选择第四个。

  这样一来。

  选择就变得简单了。

  前者是圣明君主,只是大业未成。

  虽然是个氐人,却信奉儒家,崇尚仁义道德,甚至因此付出了代价。

  而后者却是个二五仔,还真让他当上了皇帝,成了梁国的开国皇帝。

 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,后者是成功者。

  所以哪怕模拟,苏澈也不过在这个成功之上更进一步而已。

  所以……

  苏澈思索再三,最终还是决定选择第二个选择。

  苻坚。

 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。

  苻坚的目标是完成天下的统一,但他认为这应该通过德化来实现。

  而这最终要建立的,应该是一个有着完备形态的道德世界。

  他要依靠德治把国家引向天子为父,赤民为子的道路,彻底消除种族血统壁垒,实现真正的、道德意义上的君临天下。

  为此,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做法。

  灭了前燕后,让前燕上层人物授予了爵位,亡国之君慕容为尚书,慕容评为范阳太守,前燕的王公贵族们都当上了前秦边郡长官。

  结果到了淝水之战中秦军大崩溃后。

  前秦帝国从此瓦解。

  符坚在苦苦支撑两年后,被他还在当亲王时从刑场救下的羌族首领姚苌给缢死了。

  而被苻坚收留于危难之际的慕容垂则取得关东之地,同时杀死了他的儿子苻丕。

  这位心胸宽广的圣人君主,最终并没有什么好下场。

  当苏澈选择苻坚后。

  其他的选项慢慢消失。

  他的眼前,出现这样一行字。

  【大秦龙兴化牟古圣】

  这段话的意思是,大秦教化百姓,是追随古代圣人的行为。

  苏澈能看到这样一幕,在苻坚功败垂成之后,慕容家的军队即将打进来,他这个君主要完蛋的时候,百姓却依旧自发的帮助这位可怜的君主。

  苏澈仿佛能看到,苻坚在看到那些百姓后,忍不住长长的叹息了一声。

  这一声叹息,道尽了无尽的悲凉。

  他终究是没能完成大业,终究是愧对自己的百姓子民。

  随后。

  这一切消失不见。

  契灵之书上,缓缓浮现了开端的文字。

  【你的父亲是前秦奠基者苻洪,你的叔叔是前秦的开国君主苻健。】

  【略阳临渭】(今甘肃秦安东南,氐人现已经融入汉族。)

  【你出生了。】

  【你的祖先世代是西戎酋长,你是中原汉族口中的‘戎狄’,是被鄙夷的胡人。】

  【你自幼聪明过人,七岁时就知道帮助周围的小伙伴,言谈举止犹如大人,所以倍受祖父苻洪的宠爱。】

  【在你八岁那年,你逐渐学会独立思考,你渴望更多的知识,随后向爷爷苻洪提出请个老师的请求。】

  【苻洪惊奇地望着你说: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只知喝酒吃肉,如今你想求学,实在太好了。于是欣然答应。】

  【此后的日子里,你潜心研读经史典籍,从小便熟读四书五经,以及各种古籍。】

  【在那些古代的典籍中,你看到了孔圣人所描绘的大同世界,你十分之向往。】

  【也就是这个时候,你立下了一个志向,总有一日,要创立圣人口中的大同世界!】

  【那是一个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,四海之内皆兄弟,所有民族亲如一家,情同手足。】

  【无论是氐人,还是匈奴、鲜卑、羯、羌,亦或者是中原的汉人,都应该亲如一家。】

  【如此,天下就会再没有纷争,走向彻底的大同,人人友爱互助,家家安居乐业,不战不乱、无贼无匪。】

  【你向父亲叙说了你的理想,可你的父亲却狠狠的训斥你。】

  【他骂道: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!胡人是狼,汉人是羊,哪有狼和羊和平相处的道理?!】

  【你陷入了沉默。】

  【胡人是狼,汉人是羊,这是自古以来,持续不断的纷争的根源,仿佛是这天下的公理一般。】

  【可这永无休止的战争与动乱,难道就真的不能彻底的停止吗?】

  【你不愿意相信……】

  【这些事情总需要人去做,如果没有人做,那便是我来做!】

  【日子一天天长大,你的父亲去世,你继承父亲的东海王爵位。】

  【时值永嘉之乱。】

  【匈奴军队在刘渊之子刘聪发率领下,击败西晋京师洛阳的守军,攻陷洛阳,并开始大肆抢掠杀戮,俘掳晋怀帝等王公大臣。这直接导致西晋灭亡。】

  【永嘉之乱使得北方完全崩溃,天下再次走向分裂。】

  【北部进入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;而南方则建立起东晋政权。】

  【整个天下乱成了一锅粥,各大民族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,北方各国的征伐导致华夏大地残破不堪。】

  【你那从小便定下‘混六合为一家,视夷狄为赤子’的决心,此刻越发坚定!】

  【你誓要消除各民族的仇恨,让百姓们都过上幸福的日子,无论是汉人或是胡人。】

  【这一年,苻健病死,其子苻生继承帝位。】

  【苻生是天下间少有的暴君,他视杀人如儿戏。每逢接见大臣,都让侍从箭上弦,刀出鞘、铁钳、钢锯等摆放跟前。看谁不顺眼,就随即杀掉。如哪位大臣有所劝谏,就被视为诽谤,杀之;若有人说句奉承话,就被视为献媚,亦杀之。】

  【苻生把父亲留下的辅政大臣杀得光,凿穿劝谏他的亲舅舅的颅顶,活活吓死生母。】

  【你对于这样的局面,可谓忧心忡忡,试图寻求救国之计,你四处寻觅人才。】

  【随后,你遇到了民众注定的猛人,王猛。】

  【你与王猛一见如故,你虽是氐人,却对于儒家经典如数家珍,你曾与众多大儒讨论五经,知识之渊博、内涵之深刻,让对方难以接话。】

  【你与王猛相谈甚欢,几乎所有的观点都出奇一致,大有刘备遇到诸葛亮之感。于是,王猛终于决心进入仕途,从此便留在你的身边。】

  【在王猛的建议和策划之下,你取而代之,登上大位,又认为自己的德行不足,只愿意称为秦天王。】

  【随后,面对如今这混乱的世道,你决定……】

  一:仁德治世。

  二,以法治世。

  三,纵情享乐。

  四,亲自干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4bq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4bq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