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0章 四贵不存_重生周隋之际
笔趣阁 > 重生周隋之际 > 第300章 四贵不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00章 四贵不存

  第300章四贵不存

  “听说了吗,东征高句丽,有十几万人折在了那里,没有半点收获。”

  “燕公带领我们四次出塞作战,伤亡也没有超过万人,高颎拥兵三十万,却折损过半,不能与燕公他们并列当世名将,也是有原因的。”

  “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,可恨所托非人,十余万将士埋骨他乡。”

  蓟城内外,充斥着对于辽东之战的议论,就连崔澈也多有耳闻。

  其实他也清楚,这件事真的不能全怪高颎。

  不同于后世,由蓟县东出,可以走辽西走廊。

  在唐朝之前,可没有人愿意走这条傍海道路,实在是那里泥沼遍布,不下于辽泽地。

  非得等到辽金时期,辽西走廊在经过遗民与开发后,才逐渐便于通行。

  如今,由蓟县前往营州,只能走辽西丘陵,路途崎岖险峻。

  这也是崔澈当初决定围魏救赵,攻击契丹后方,而非直接救援龙山县城的原因。

  高颎大军走辽西丘陵,穿过两千多里的山路,又越过二百余里的辽泽,赶赴辽东,早已经是强弩之末。

  偏偏高句丽人坚守不出,又遇上后勤补给不能及时供应,哪怕让崔澈顶替高颎,他也束手无策。

  开皇十七年(公元597年)八月初七,汉王杨谅率先抵达大兴,一进大殿,便噗通跪在杨坚、独孤伽罗面前,哭诉自己险些死于高颎之手。

  杨谅对高颎满腹怨言,向杨坚夫妇猛烈抨击他刚愎自用,不纳良策,才致使大军惨败。

  独孤伽罗就不必说了,出征前,她还特意放下旧怨,让高颎好好照顾杨谅,如今听说儿子死里逃生,新仇旧恨一起算,若按她的心意,非得将高颎生吞活剥不可。

  杨坚更是对高颎失望透顶。

  他极好脸面,得知都蓝可汗反叛,哪怕对方远遁漠北,还得让崔澈出塞追击,如今遭逢这么大一场败仗,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。

  当高颎诚惶诚恐回到京城请罪,杨坚强压怒火,并没有从重从严去治高颎的罪,只是训斥罚俸了事。

  高颎尽职尽责,辅佐自己十七年,功劳不能因为一场败仗完全抹去,但君臣之间最后一丝情分,也几乎断绝。

  不过这么一场败仗,总得有人承担起责任,于是负责供应后勤军需的营州总管韦冲被免职为民。

  任命前幽州总管府司马,大将刘方继任营州总管,防备契丹、高句丽。

  不仅如此,杨坚也在紧锣密鼓的谋划二征高句丽的战事,而主将人选,正是此时坐镇幽州,震慑北疆的崔澈。

  十余万人的伤亡,固然惨痛,但仍然在隋朝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。

  他之所以迫切的想要以雷霆之势二次出兵,也不仅仅是脸面挂不住,而是担心边疆其余势力效仿高句丽。

  不过高句丽自身也不好受,高颎围攻二十余日,不仅对高句丽造成一定的杀伤,更重要的是高句丽动员十余万人,也只是收获了隋军抛弃的一地尸体。

  战后的封赏,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,而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、百济,尤其是占据汉江流域的新罗,见高句丽主力西进,试图袭击平壤。

  高句丽王高元只得遣使入朝,向杨坚上表谢罪,自称‘辽东粪土臣元。’

  杨坚已经从诸将口中得知东征高句丽的困难,见高元给了台阶,杨坚这才罢休。

  这一战,隋朝赢了面子,输了里子。

  不过杨坚并没有将崔澈召回,反而是将幽州总管李景征召回朝,任命崔澈重新担任幽州总管。

  究其根源,还在于辽东惨败,使得河东、河北两地的府兵遭受重创,非得有大将坐镇幽州,威慑漠南。

  遍观朝野,没有比崔澈更适合的人选。

  既是自家女婿,又在漠南草原各族之中威望深厚。

  不过杨坚还是特意派人提醒崔澈,莫要与奚王阿会鲁苏再起冲突,他也担心将库莫奚逼往高句丽的阵营。

  消息传到河北,幽、平、易、玄、燕、恒六州五十镇的军民无不拍手相庆。

  离任的李景坐在马车上,透过车窗,看着奔走相告的蓟城百姓,不由对长史抱怨道:

  “老夫担任幽州总管期间,治理百姓,也算是尽心竭力,临走之际,居然无人相送,只顾着庆贺燕公出镇。”

  长史摇头道:

  “燕地尚武,平寇公固然能够保境安民,却无赫赫之功,声望自然不及燕公。”

  李景苦笑道:

  “说到底,还是征召十余万民夫押送粮秣,路途艰难,百姓多有怨言。”

  长史默然不语。

  崔澈站在城头,望着李景的马车出城后,越行越远。

  身后的李纲疑惑道:

  “明公为何不送一送他?”

  崔澈收回了目光,说道:

  “终究不是一路人。”

  说着,朝李纲笑道:

  “总管府的政务,又得劳烦文纪了。”

  崔澈重新出任幽州总管,依旧由李纲担任总管府长史,司马则由麦铁杖担任。

  “固所愿也,不敢请耳。”

  李纲展颜笑道。

  与此同时,杨坚也在准备平定岭南叛乱。

  正所谓夏征辽东,冬平岭南,这也是早就在计划中的一场大战。

  众将纷纷请求领兵,唯独虞庆则置身事外。

  但杨坚早就有了心仪的人选,他对虞庆则道:

  “你贵为晋公,官拜宰相,如今国家有事,怎能无动于衷。”

  虞庆则赶忙跪地请罪,受任行军总管,接下了平叛的担子。

  只是担任行军长史的赵什柱虽然是虞庆则的小舅子,却与姐夫的宠妾私通。

  他担心事情败露,会被姐夫怪罪,于是四处散播谣言,中伤虞庆则,这些谣言也传进了杨坚的耳朵里,让杨坚对虞庆则大为不满。

  甚至虞庆则向杨坚辞行时,杨坚也没给他好脸色。

  当虞庆则平定岭南叛乱之后,派遣赵什柱入朝报捷。

  赵什柱趁机诬告虞庆则意图谋反,杨坚为之大怒,下令有关部门彻查,哪怕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,还是于十二月初十,将太子一党重要成员,四贵之一的虞庆则处死。

  又封诬告姐夫的赵什柱为柱国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4bq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4bq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