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计划_大秦嬴鱼
笔趣阁 > 大秦嬴鱼 > 第140章 计划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0章 计划

  秦鱼:"割地。

  白起拧紧了眉头:“你是要赵国割地求和?”

  秦鱼笑道:“是的,就是割地求和。赵国上下肯定不会同意将这么多的百姓交给咱们的。

  如果你想在人家家里开一扇窗,就先建议房子的主人开一道门,主人不同意开门,你们相互拉扯间,退而求其次开一扇窗,主人十有八/九会同意。

  所以,我们先提出要人,给足了赵王君臣压力和紧迫力,再提出我们想要的土地,当然,人还是要讨的,只不过条件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些,父母可以不要,但妻子和孩子一定要讨过来,这是底线。

  秦王道:“不错,有了赵国的城池,就可以安置这些赵军卒和他们的家人了。一举两得,武安君以为如何

  毕竟接下来还要靠武安君征战围攻邯郸,秦王对白起的意见尤其重视。白起却道:“割让城池,当然包括里面的百姓,同样都是割肉,赵国就会同意?”

  秦鱼:"所以,第四条,我打算在荡阴建一座商城,同时也为军事要塞,卡住东方诸国通往河内的要道,将荡阴建设成为秦国的第二个函谷关。

  荡阴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汇的山前地带,南北狭窄,东西绵长,全部都是平原地,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东西的重要要冲,历史上,信陵君窃符救赵,信陵君魏无忌杀了晋鄙,夺取军权,就发生在这里。

  若是秦国在荡阴屯兵设重卡,同时经营商贸以供秦军自给自足,这里完全可以成为秦国东出的最前沿,

  秦鱼继续道:“建设荡阴城,好处有三。

  一是可以屯军屯民,搞生产。咱们向赵国要人要城,赵国不同意,那咱们就持久性的围住邯郸。大军围城,将是一场非常大的消耗战,在荡阴建城,可以将河内保护起来,咱们在河内种粮纺织搞民生建设,其所得完全可以就近供养大军。

  二是可以消耗赵军的精力。赵军卒虽然已经投降了,咱们都知道,这是他们没法子才投降的,在他们心里,肯定还想着赵国,所以,他们的认知非常重要,他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问题,那就是赵国一定会将他们的父母妻儿交给秦国,以此来保全邯郸,有此把柄握在手中,咱们才可以稍微放心使用他们。让他们一边做苦力,一边亲眼看到邯郸被围,听到赵国君臣是如何挣扎,最后作何决定

  的,这样他们从身和心才会疲惫,才没有精力搞事,咱们看管的也会轻松一些。

  三是,阻断魏国来救援的可能性。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女兄,若是平原君夫人去魏国求救,信陵君很可能会来救援,咱们卡主荡阴,就可以截断魏国直接从本国出兵直接去赵,魏国要想救援赵国,就必须从齐国绕道,而齐国,咱们完全可以争取一下,比如,帮助齐国从赵国也要一些地

  秦王早就被秦鱼的这一大段给打懵了,荡阴

  荡阴在哪里

  秦王去看白起。

  白起道:“荡阴,荡水之南,属于魏国的一个县。”顿了一下,又加了一句:“是魏赵边界地,百姓不多。

  白起来此征战可不是一年两年了,河内周围的堪舆图早就印在他的脑海里了,所以,秦王不知道的地方,白起知道,

  荡阴是因为地理位置重要而百姓聚集设县,但也因为地理位置重要,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。

  冷兵器时代,一旦发生战争,凡是大军路过的地方,就一定会伴随着房屋焚毁,田地塌平,驱散百姓,这叫坚壁清野,就是为了不让敌人从这些城邑中获得补给。

  荡阴或许以前是个人口还算密集的小县城,但自从成了魏赵边界之后,人口就日渐稀少。

  秦国要想拿下荡阴,不仅要赵国割让荡阴以北的土地,还要从魏国取得荡阴以南的部分土地,这样有了战略纵深,才能在荡阴建一座秦鱼所说的堡垒要塞,哦,还是一座商城。

  既然是商城,人口流动必然不会少,间谍肯定更不会少,这样,在新城驻军,就必定不能少,所以,这个商城,将会非常庞大。

  秦王长长的“哦”了一声,道:“原来是魏国的土地啊。”

  他看着秦鱼的眼神意味深长,你小子,胃口还真不小,刚从楚国搞完事回来,赵国还没吞下呢,就又想着谋划魏地了

  不过,要是真将荡阴给拿到手中,那么河内这块地,可就真成了秦国的“腹地”了。

  只是:“兵力或许不够。”

  如今在河内和上党地区,已经囤积了秦国六十万大军了,这虽然还不到秦国的极限,但也差不多了,再多了,他怕有人去偷家。

  秦鱼道:“我从南郡来的时候,已经跟娇娇和蒙武

  计划好,要他们想方设法的资助越人与楚国开战,以此托住楚国的兵力。南郡也是有守军的,严阵以待的话,应该能阻断楚国从南面的进攻。

  "韩国那边,韩国现在已经没有余力出兵了吧?"秦王冷笑:"韩国,寡人会让其付出代价的

  秦鱼:“那就只有齐国了,大王,这个时候,咱们一定要竭力拉拢住齐国才行。”秦王道:"放心,寡人打算亲自去会会齐王,他会答应的。"秦鱼去看白起,问道:“武安君,您认为还有其他要添加,或者不可行的地方吗?”

  白起又复盘了一下秦鱼的计划,道:“怕就怕,赵王君臣和百姓们同仇敌忾,死守邯郸不出,赵军降卒与城内赵国百姓里外呼应,邯郸城原本就坚固难攻,赵军又士气高昂,城内又有廉颇为将,围攻邯郸,将会变的异常艰难。

  如果将赵军全部杀光,邯郸城内家家户户披麻戴孝,秦军这个时候再兵围城下,邯郸城内惊惧交加,秦军趁势强攻,一鼓作气或许会攻破城墙,但现在嘛,赵军犹在,白起也没有把握能攻下邯郸。

  秦鱼去看秦王。

  秦王道:"难攻也要攻,即便不能攻下邯郸,也要让赵国付出足够的代价。

  白起颔首,起身拜道:“诺!”

  秦鱼微微松了口气,历史上,白起可是不愿意去围攻邯郸城的,他认为已经失却了攻打邯郸的先机,现在,白起同意,并愿意亲自率兵去攻打邯郸城,历史很快就会被改写了。

  在这里,历史看上去是被改写,但历史的轨迹,会不会改变走向,还是一个未知数。接下来,就看赵国那边作何反应了。

  既然已经商定好计划,三人都不再耽搁,白起带着王令和汤榆回上党,最赵军俘虏执行髡刑的刑罚。

  只要将这些降军剃了光头,他们就是跑出去,一看这鲜明的特征,也知道这个人是犯了法,才会被剃头的,头发还被全部剃掉了,看来这个人罪大恶极,一般的百姓都不会收留这样的人。

  秦鱼则是协助河内郡守孟伯禾做好接手俘虏的准备。河内也要开始准备夏收了,在河床上种的粟米、稷和菽、瓜果等蔬菜,还要等一些时候才能成熟,所以,先收割的都是河内的熟地里种植的冬小麦,等收完了麦子,才会收割其他谷物,等赵

  军俘虏来了,正好安排他们去收割。

  秦王则是坐镇河内,同时给咸阳那边送信,要范雎送一批官员过来,要管理这些俘虏,可要需要大量的人手,基层管理人员更是短缺。秦鱼也表示,栎阳那边可以多抽调一些人过来,男女不限。

  秦王和秦鱼既然已经决定要接手俘虏,就没抱有这些俘虏会乖乖听话的幻想,他们必须提前做好可能会有反扑的准备。

  等接收俘虏之后,如果赵人有反扑,就要考验河内,到底能不能承受这批俘虏的反扑了。

  秦鱼建议秦王不要待在河内,他应该回到咸阳坐镇全国,毕竟现在战事已经结束了,战略计划也已经做完,秦王完全没有必要继续留在河内。

  秦鱼:“如果这些赵人俘虏找到机会反扑,您在河内,可就太危险了,我们承受不住您一分一毫的损失。

  秦王:“有寡人坐镇河内,寡人才能安心。”

  秦鱼叹道:"您就不想知道,我写给您的信件到底去哪里了

  秦王也拧眉:“范叔收到寡人的信件,应该会加急送来给寡人才对,难道是没有收到吗?还是说,有谁半路截掠了

  秦鱼摸着下巴,一脸深沉道:“不好说,但我认为,您最好先回咸阳,等您回了咸阳,这封信现在到底在哪里,就能立马水落石出了。

  秦王叹道:"哪里都不让人省心。你在河内,没有问题吧

  他原本是打算将赵鱼带回咸阳的,但现在有这么一个大计划在面前,他倒是不好开口将他带回了,毕竟,现在可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千载良机啊,还有,那个还没影子的荡阴商城,还要他主持建造呢。

  秦鱼纳闷:“我能有什么问题?战争已经打完了,剩下的就是跟赵国扯皮谈判了,您知道的,这个我最在行。

  想到赵鱼能从楚国“谈”下来三百里土地,秦王笑了,道:“论嘴皮子和计谋,你确实比他人强

  一些,但是,身边不许离了人,不要再让寡人听到你被刺杀的消息了,知道吗

  秦鱼讨好的笑笑:“这个嘛,可就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了,不过,您放心,我的身边,一定不会少了人的。

  秦王勉强答应下来。

  秦鱼沉吟了一下,他还有一件事,不知道该不该问。

  秦王见他一脸踟蹰欲言又止的样子,就道:“有什么话想说就说,等寡人走了,你想说可就要写信了。”

  秦鱼问道:“大王,异人还在邯郸呢。”秦王皱眉:"你说谁

  秦鱼:

  秦鱼无语,异人到底是有多么的没有存在感,才会让您将这么个大孙子还在赵国做质子的事给忘记了的

  秦王也无语的看着秦鱼,你什么意思?问个莫名其妙的人名就不说话了

  秦鱼继续道:“就是咱们秦国送去赵国的质子,太子的儿子,异人。邯郸即将被围,要不要把异人接出来

  秦王终于想起这个大孙子来,他想起,似乎赵鱼跟这个异人很要好来着

  秦王非常严厉的告诫秦鱼:“你想都不要想,提前将异人接回来,你是生怕邯郸那边不多想吗

  赵国大臣里面又不全是草包,肯定有能猜到其中因由的。秦鱼:“那要是邯郸被围,异人会不会被赵人泄愤?”

  秦王:"不会,他们只会好好厚待异人,让秦军有所顾忌,不会去找异人的麻烦的。"秦鱼一脸不信的看着秦王,觉着他是在骗人,是在安慰他才说这样的话的。

  秦王警告道:“不要因为某个人就改变了自己的原则,你是秦国的安平君,你要为你的君王和国家负责,不要为了一个人,毁了武安君的战功。

  秦鱼:"……我不会的。

  半年,秦鱼觉着,只要围上半年,赵国肯定会有决断的。到时候,再将异人一同给要过来就行了。话说,正小哥出生了吗?他没听异人说起过啊。

  秦王来的时候无声无息,走的时候也没有让人察觉,只有秦鱼去送的他,白起要在上党调兵遣将,秦王让他无需相送。

  秦鱼在河内等着分批接收俘虏,白起则是开始布局围攻邯郸的局面。

  所以,白起在部署兵力的时候,河内和上党意外的地方,仍旧是观望的状态。

  白起按照他之前计划的那样,派司马梗带领十万大军去攻打晋阳,截断赵国从后方攻击秦国河东地的机会,让王龁带领三十万大军先去攻打赵国的皮牢,在此修整兵马,虎视邯郸。

  他自己则是暂时留在河内,统领二十万大军,一为监视赵军俘虏,二为沿着太行山南麓踏出一条通往荡阴的路来,途中肯定会踏过魏国的土地,但白起是攻战的将军,他本来就是要带着自己国家的军卒去踏破别国的土地的。

  白起回到河内的时候,秦鱼正在和汤榆统计此次秦军卒所获的军功。

  此次秦军俘获了大量赵军俘虏,要将这些俘虏,全部换算成俘虏军功,发放给秦军卒们。说实话,不太好换算。

  秦国是怎么成为让六国惧怕的强国的

  是军功爵制

  这个军功爵,就是人头军功和团队军功,从前几年开始,秦国就在慢慢的改变军功爵制,没有减少,也不能减少,而是添加,将俘虏军功细致的添加到军功爵中,成为与人头军功并存的存在。

  这种俘虏军功,其实在过几十年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,就已经慢慢浮现了,因为灭国之后,你总不能将所有的俘获的兵卒都杀死吧?这个时候再杀,那可就是杀自己人了。

  现在,秦国提前将这个俘虏军功提出来,也算是为将来的统一做铺垫了。

  但在灭国战之前,为了让秦军潜移默化的认识到俘虏军功的好处,秦鱼提出了很多建议,做了很多工作。

  比如,军队里供应的军装、油、盐、铁器等,都可以作为俘虏军功的一部分,发放给秦兵卒们。

  其实就是给军卒发除了粮饷之外的工资。一个秦军俘虏了敌人,除了基本的军功爵田产宅基地等,还可以换取一定量的油盐布帛等钱财,身上穿的军服铠甲等衣物,也可以用军功换取所有权,等战争结束之后,可以穿着回家。

  秦鱼可以保证,这些军服,结实的一个成年男人穿上十年都不会破。这样一件军服,完全可以当做固定资产传给后代哈哈。

  如果没有俘虏军功的,或者不想换取军服的,那么,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,军卒身上的这身军服,是要脱下来给别的军卒的,因为这是秦军官方为军卒提供的作战服,

  是公有财产,是不能私人带走的。

  这是专为军人提供的一项福利待遇。

  以上福利待遇,俘虏军功有,人头军功也有,甚至人头军功还会更多,但也并没有多到让人侧目

  的地步,

  还是那句话,谁都不是生下来就喜欢杀人的,既然都是差不多的军功,为什么非得耽误时间的留下来砍人头呢

  有这时间,大家呼啦啦的一拥而上,将人围起来俘虏了,不是更省力?若是有反抗的,杀了就是人头军功,两者相差不大的。

  从人头军功到俘虏军功的换算,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开展的,目前还没听见有军卒不满的声音,相反,他们问的都是:

  “我不想要粮食,我能用军功换这种结实耐磨的粗棉布吗………”“我想给未婚妻换一盒大红色的胭脂和口脂……”“俺家里缺一头大青驴……”

  “孩子到了上初学的年龄了,我想送她/他去官学……”

  看吧,其实百姓很好满足的,只要你有,只要你能如约兑现,至于是人头军功还是俘虏军功,只要是军功,大家都可以很快的接受的。

  其实,秦鱼在这里埋下了一颗种子,那就是有军功的军卒后代,有优先受教育的权利,等到这些军卒老去,他们的子女们也就都成长起来了,他们是秦国的下一代的中坚力量,承担着统一六国的使命,不仅是在战场上,更是在官场上。

  这是平民晋升的另一条通道雏形,介于军功爵制和科举制之间。

  现在还有仗可打,打仗的军卒一边立军功,一边自己接受教育和为子女争取接受教育的机会,然后通过军中选拔制度步入官场。

  等到无仗可打的时候,这些受过秦吏学室教育的军卒后代,就可以通过脱身于军中选拔制的国家官员选拔制——考试制度——进入秦国的官场。

  这个考试制度,一开始当然是简单且好操作的,但任何制度,都会经过时间的洗礼,慢慢的形成适合当下的国情。

  秦鱼相信,秦国的这种选官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演变,等到秦国统一的时候,所面对的军功爵无法兑现、官吏极度缺乏、人口急速减少、生产力极度低下等问题,都会经过统一的阵痛之后,自行寻找出适合当下的制度模范的。

  而不是,统一之后十几年就亡国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4bqg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4bqg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